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原料分析 » 正文

自贸区首票试点货物:499吨电解铜先入区后报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0-11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昨天(9日)中午12点,捷开依(上海)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装箱货运车辆从外高桥港区驶来,抵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卡口。在

昨天(9日)中午12点,捷开依(上海)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装箱货运车辆从外高桥港区驶来,抵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卡口。在缓缓驶入专用“快速验放车道”时,货车司机不再像往常一样要下车办理通行手续,而是坐在驾驶室里掏出一张提货通知单,将单证上的条形码对准车道上新装的扫描器,只听“嘀”的一声,左前方电子屏显示出红色的“放行”字样,卡口栏杆自动抬起,货车入区后驶向公司仓库。

  这是自贸试验区的首票试点货物——一批从韩国蔚山进口的电解铜,货值359万美元,货重499吨。前一天下午,物流公司接到客户指令:货物即将到港,于是公司通过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向海关发送了提货申请,不到10分钟就收到系统自动生成的回执。凭借提货通知单回执,企业在货物到达港口、尚未办结海关手续前,就可以直接从港区提箱装货、先行运货进区入库。

  经海关批准,上海海关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实施“先入区、后报关”新型海关监管模式。试点企业可先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提运入区,再在规定时限内即自运输工具进境14天内向海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和过去传统的“先报关、后入区”的“串联式”通关模式相比,新模式允许企业把提货入区作业与申报备案手续“并联”进行。

  “‘一线放开’并不意味着放松海关监管,我们是在‘安全有效管住’前提下的‘放开’。试验区的建设促使海关不断朝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新型监管模式迈进。”上海海关加贸处副处长邱海滢说。一线进境货物从港口运至试验区途中继续实施海关监管车辆运输、GPS全程定位监管模式。车辆过卡时,能在系统中一次性完成车辆GPS信息核销、车牌及集装箱号自动识别、货物信息扫描验核以及卡口自动抬杠验放等程序,平均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

  目前,上海海关已确定了6家区内企业试点“先入区、后报关”,待运作成熟后逐步复制、推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