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炉料 » 正文

煤炭回暖 转型依然迫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56

核心提示::能源大省煤气观察之二:2013年上半年,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炭行业遭遇空前内外交困的局面,迎来了十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而刚刚到

能源大省煤气观察之二:2013年上半年,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炭行业遭遇空前内外交困的局面,迎来了十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而刚刚到来的冬季,却让煤炭市场呈现回暖之势。陕西作为传统煤炭大省,首先感受到这份温暖,占据全省煤炭销量近80%的榆林市,煤炭销量同比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

  问题:

  煤炭风光能否重来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2013年上半年是一个多事之秋。

  土豪一样的煤炭行业,从2003年开始到2012年下半年结束,在近十年时间里创造了令人艳羡的财富被称之为中国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如今,这样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

  经历了2012年的快速降温之后,2013年煤炭行业仍然未能摆脱下行局面。今年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原煤产量下降并未阻止煤价下滑步伐。今年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跌,年初至今,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525元—535元/吨,比年初下降105元/吨,降幅将近20%。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各煤种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产量下降,价格下跌,煤炭行业销售收入由升转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煤炭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01年以来,历年同期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同比首次下降。而2013年一季度,煤炭全行业税金总额完成6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1%。这也是2001年以来,历年同期煤炭行业税金总额首次同比下降。

  而刚刚到来的冬季,却让寒意重重的煤炭行业感受到一丝温暖。

  10月份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价格进入上升通道。省煤炭市场也出现回暖趋势,价格出现5-30元的小幅上涨。其中,占据全省煤炭销量近80%的榆林市,煤炭销量同比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

  据统计,陕西的煤炭运输大通道的节点之一府谷县,9月份以前通过这里的煤焦车辆每天4000多台,现在每天通过7000多台。9月份平均每月销售的煤焦炭400多万吨,10月份达到630万吨。

  无可争论,冬季取暖储煤期的到来,是促成煤炭价格小幅回升的原因之一。而陕西省2013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为煤炭市场提供了支撑,对煤炭需求形成刚性拉动,将使煤炭行业进入一个缓冲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进入关键性的结构调整时期,靠大规模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走到了尽头。党的十八大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表明了中央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倒逼经济转型的决心,并已经显示出实际影响:山东计划“十二五”后三年增加8000万吨标准煤的消费量,结果中央不但没批准,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核减了7000万吨,这一正一反就是1.5亿吨标准煤,约2亿吨原煤。

  亟待拯救煤市

  2013年上半年,煤炭企业似乎都在困顿中煎熬,很多企业甚至开始贷款发工资。相比中小煤企来说,虽然重点煤炭企业仍能撑下去,但积极性已经明显受挫,在生产旺季,部分位于内蒙古的煤矿也开始了停产检修。

  煤炭收入剧减对资源地区的连锁反应逐步加深,不仅对煤炭上下游产业造成较大影响,尤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是最终让政府决定出手拯救煤市的重要原因。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一反常规地下达了2013年度首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安排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高达670万吨;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推出了《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进口煤提出了严苛的条件。该《办法》一出,立即遭到了贸易商和电企的强烈反对。“这个办法本身就是为救煤炭市场、限制进口量身定做的,只不过借商品煤质量管理的名义说而已。”

  五大发电集团内部人士质疑道。

  在整体煤市低迷和央企的低价竞争之下,陕西版的煤炭救市新政呼之欲出。

  在近期召开的一次煤炭运销分析会议上,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要求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彻底摸清陕西省煤炭运销现状和存在问题,要研究出台支持省内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煤电企业清洁高效就近用煤。

  而陕西煤炭主产区榆林市早在上半年就实施了减费降负政策,减免“两票”及部分地方性收费每吨煤合计30元左右,对载能工业实施市县两级财政每度电补贴四分钱,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除却煤电互助之外,陕西还要求加快清理煤炭产运销环节的不合理收费,帮助煤企降本提效;争取更多铁路运力,加快装车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煤炭运能;加紧建设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平台和省外煤炭销售集散中心,拓宽煤炭销售市场。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陕西煤炭市场的回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0月份以来,陕西省煤炭市场销售价格呈现企稳回升小幅上涨态势,各煤炭品种价格每吨上涨了5元到30元。其中,热量高、灰尘少的好煤的涨幅尤为明显,每吨上涨30元左右,个别矿区优质煤涨幅超过了50元。

  政府的救市努力虽然取到一定的效果,但有专家认为,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四点,其他的交给市场来解决。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助于煤炭行业走出低谷,未来的煤炭企业才能更加有竞争力。

  一是提高煤炭领域各环节工作透明度,为各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大煤炭领域的反腐败工作,降低煤炭企业的隐性成本,为未来煤炭行业发展清除一点障碍,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取消一些附加在煤炭上的政策性收费,减轻当地煤炭企业负担。四是避免对煤炭企业经营进行直接干预,让企业更好的依据自身判断来进行经营决策,以降低市场风险。

  倒逼转型升级

  煤炭行业的颓势是否意味着煤炭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已经显现出来。能源发展必经三个阶段,由煤炭为主体转为煤炭和新能源并重,再转为以新能源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煤炭将起到由传统能源转为新时代能源的桥梁和支撑的作用。而“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行业必须转型,转型升级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煤炭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绿色、高效、清洁、安全、多元。

  “以煤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一方面迫切需要提升转化层次和深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需要从发展起来的煤制甲醇、兰炭、电石等项目出发,加速寻找新的转型发展之路。”在陕西省政府召开的经济分析会上,有关专家如是说。

  从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煤炭企业改变过去的单一燃料供应者的角色,转型为“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能源生产技术服务供应商,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城市清洁能源供应服务商,能源金融服务供应商。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权威化工专家郭卫东建议,要实现煤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能、化学能和全部化学元素、中间产物、目的产物,均能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以煤为原料,开发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通过煤基多联产,实现煤、焦、电、化、热、气、渣的综合利用,以及与及铝合金、及镁合金、材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品、建材等产业的一体化布局,可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使煤资源的附加值和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大降低碳排放,真正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目的。依靠专家指导,通过煤基多联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对整个能源化工产业战略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提出:“促进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的转变,推进煤炭生产消费方式革命”。行业专家分析认为,此举的用意是延长煤炭产业链,发展以煤制油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资源地区煤炭直接液化、煤制气等项目核准的闸门可能被松开。

  可以预见,煤炭行业的新生也正在一次次的市场波动中孕育。加快煤炭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把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煤炭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煤炭经济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在这个刚刚到来的冬天,煤炭行业能否通过深入的结构调整,不断培养自身的“冬泳”能力,将决定着其能否熬过寒冬。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