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炉料 » 正文

“审计风暴”震动市场 政府债务酝酿前疏后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7-30   浏览次数:46

核心提示:审计署将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的消息甫一落地,便引来资本市场对相关金融机构所面临风险的担忧。此次,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县三级

   审计署将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的消息甫一落地,便引来资本市场对相关金融机构所面临风险的担忧。此次,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被囊括在内,更拓展到乡镇级政府,凸显债务风险日趋受到重视。

    专家认为,鉴于当前地方偿债风险日趋暴露,充分摸底之后,如何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以及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即“开前门堵后门”,将成下一步应对之策。

    最全面的专项审计

    审计署近日发布消息,表示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根据审计署的要求,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从8月1日开始。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其实审计署相关工作在更早时候就已准备,此前就已下发《关于准备开展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通知》对地方进行了部署。如大连市审计局即表示,此前已依据2011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经验,在7月20日前就全部完成了此次审计任务相关的人员调配、审计资源整合等任务,并成立了专门的债务审计领导小组,牵头各相关部门全部开展工作。

    重庆地区财政部门近日也已先行启动政府性债务的全面清理核实,要求各类融资平台据实填报各类明细表,并建立融资平台债务台账,定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平台政府性债务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等。

    上述准备工作意味着此次审计规模和力度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专家表示,与此前审计不同的是,本次审计将从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进一步拓展到乡镇级政府,同时往上中央政府部门也在检查范围中,更加广泛的全口径排查预示着本次审计将是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专项审计。

    个体风险不容小觑

    此前,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曾在今年初表示,根据国债、外债等数据测算,各级政府的负债应该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虽然当前地方债务风险普遍被认为总体可控,但个体风险不容小觑。

    对于此次新增乡级债务审计,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虽然乡级债务和省市县的债务规模相比,大部分不构成严重影响,但当前亦有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此次审计将乡级债务全面纳入说明目前当前个体债务风险正在得到重视。

    此外,此前亦曾有部分券商认为审计部门并非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此次债务摸底或并不说明具体的政策意图。对此专家表示,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消息显示,此次全国性审计是应国务院要求,说明此次全国性债务审计显然是有备而来,希望能真正出手解决过去数次债务审计都未能真正全面掌握的地方债务真实局面。

    其中,当前财政收入的形势严峻或是促使此轮全面摸底的重要原因之一。施正文表示,虽然目前系统性财政风险总体看来仍然可控,但目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已成长期趋势,财政支出的压力、地方偿债能力面临的挑战都在不断加大。

    全面摸底很有必要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室主任杨志勇亦认为,根据此前审计署对部分地区的债务审计结果,银行融资仍是当前地方融资建设的主要途径,而近期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整顿规范和银行间资金面的紧张也使地方融资难度正在加大。

    “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或将是在正式启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之前,有必要对过去的地方债务问题做一个彻底全面的摸底。”施正文表示,全面的摸底是下一步加强地方债风险防控,以及建立完善更加规范的地方融资制度的基础,当前开展这项工作十分有必要,以避免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建设中重蹈过去出现的地方债问题。

    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将针对审计署审计出不同类型的地方债务,区分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分门别类采取政策以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之后再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开前门堵后门”已明确为未来地方债管理的主要趋势,许多专家亦对此提出了开前门的各类具体方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即建议,应允许一批偿债能力相对优秀的城市允许发行市政债,而杨志勇则建议未来应当在进行各地发债上限限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由当前自行发债试点到自主发债的转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