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矿业快讯 » 正文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80%失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1-28   浏览次数:48

核心提示:2012年以来,全球矿业企业的盈利和现金流状况普遍恶化,国际矿产品价格正在经历一轮较为明显的下跌。中国企业对海外矿业投资的狂

2012年以来,全球矿业企业的盈利和现金流状况普遍恶化,国际矿产品价格正在经历一轮较为明显的下跌。中国企业对海外矿业投资的狂热在2012年的下半年开始“降温”,在今年前三度的表现更加明显。中国矿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减少8.0%,中方协议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减少10.9%。其中,跨行业企业投资额为23.8亿美元,占比超七成。
      不过,中企境外矿业投资在经历了快速成长阶段后,在眼下低迷的国际矿业形势下进入风险和矛盾爆发期。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下降,已经有天业股份、驰宏锌锗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奔赴海外购矿,而其海外投资之路却并非最初想象的那样顺畅。
      从投资金额的排序看,跨行业企业成为海外购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跨行业企业、矿山企业、综合类企业的协议投资额分别为23.8亿美元、5.28亿美元和2.19亿美元。而跨行业企业投资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企业又占了重要地位。其中,前3季度恒顺电气、河北钢铁等10家A股上市公司协议投资额11.53亿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6.8%。
      仅2013年前三季度,就有大量大型矿企并购案以失败告终。1月,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终止了中国黄金集团对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交易,商务部网站显示,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收购价和税收分担等问题上。4月,汉龙集团与澳洲铁矿企业Sundance高达14亿澳元的收购案终止,Sundance发布公告称,由于交易的融资条件没有达到,因此终止了此项全资收购计划。
      另据经济导报称,以中润资源为例,去年4月下旬开始,中润资源在伦交所认购瓦图科拉金矿公司股份,截至今年4月9日,中润资源总斥资1.3亿元买到瓦图科拉3780万股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8月份,中润资源又称,为实现斐济矿区长远生产计划,全资子公司中润国际矿业与瓦图科拉金矿公司达成投资协议,以期逐步实现控股并表。然而,据观察,瓦图科拉金矿公司股价从去年的0.52英镑,一度跌至今年的0.12英镑。目前来看,该投资难言成功。
      海外投资额的数据证明了行动迟缓,“走出去”的热情并没有消退。在11月3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0名代表参会,超过400家中外展商带着自己的项目、装备寻找机遇。
      金疆矿业基金总裁陈彪就是其中之一,他正在会场上寻求共同出海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共同开发东南亚的一个煤矿项目,尽管陈彪认为“菲律宾和越南的政治风险较大,印尼以前发生过排华事件,但现在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像陈彪一样的企业家还有很多,在行业大会中积极需找适合自己的机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各个分论坛上,国土资源部的司长们当起了主持人的角色,矿业企业家、投资机构、咨询机构成了被簇拥的对象。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处长陈丽萍称,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拥有矿业,其中100余国矿业对外开放,其中又有60余国的矿业占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到哪些国家去投资,投资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遇到风险怎么办,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决策。
      有媒体报道称,"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的成功率不足20%,其中很多大的项目都来自矿业。
      据经济观察报称,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王家华表示,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统计,矿业海外并购项目的失败率近八成。类似令人尴尬的统计数据早已在业内传开,尽管各机构统计结果不尽相同,但失败率均处于高位,这让矿业企业眼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而却步。
      中矿联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认为,专业化程度不足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掣肘。非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企业跨行业、跨矿种、跨国家投资的过程中。此外,金融机构投资矿业,虽然财务很擅长,但却缺乏矿产行业常识。
      中国罕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潘国成也表示,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团队和本土化的运营团队。潘国成提醒其他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切忌赌博式的冒险,尤其是初次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必须聘请并购顾问,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要以非常成熟的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进行海外并购。"
      蓝海矿业基金执行合伙人张焱认为,由于矿业市场泡沫不再,"卖故事"向投资者销售未来增长预期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更重要的是专业水平。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邓旭认为,中企海外矿业投资出现下降的趋势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经济模式由投资主导转向促进消费;二是之前中企“一窝蜂”的、盲目的出去找矿模式不可持续。在海外投资矿业的中国企业中,更多的是大型国企的身影。“资金雄厚、信息源广”这些光鲜亮丽的赴外投资的国企“名牌”,并没有让它们的海外之路走的更加顺畅一些。
      邓旭说,很多投资的大订单的主体大多是国企,这些国企往往被外国政府贴上政治、意识的标签,这成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最大障碍。“如何淡化政治背景,意识背景成为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矿源地的激烈竞争也是影响矿企海外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非发展基金副总裁鲁庆成称,目前非洲绝大部分盈利性强、品位较好的矿产资源掌握在西方国家三大矿企(力拓集团、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手中,但是注重抢占优质资源而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西方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目前非洲国家更希望中国企业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快开发当地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导致了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
      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主任栾政明则表示,国内矿企之间的竞争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许多国际矿业并购案中都发现了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抬价争项目的情况。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失败案例
      2009年6月,本可能成为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的中铝集团与力拓的收购交易终止。中铝集团拟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以增持其19%股份。然而,计划几经周折,但最终由于力拓毁约而宣告失败。依据协议,力拓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分手费"。
      2010年6月,紫金矿业终止了对澳大利亚Indophil Resources NL的股权收购。公司公告称,终止原因在于"若干项收购先决条件难以达成"。
      2011年4月,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拟收购的澳洲铜矿商Equinox Minerals被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夺走。巴里克与Equinox Minerals最终达成73亿加元(合76亿美元)的收购协议。
      2012年9月,由于难以获得蒙古国相关监管方的批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彻底终止了对南戈壁资源有限公司的要约收购,约为9.2亿美元的交易最终告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