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论文 » 正文

氧化铜矿的氨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9-11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由于铜离子在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Cu(NH3)2+n,n=1~4,因此溶解度很大。溶液中加人硫酸铵或碳酸氢铵等铵盐,可以缓冲

由于铜离子在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Cu (NH32+n,n1~4,因此溶解度很大。溶液中加人硫酸铵或碳酸氢铵等铵盐,可以缓冲溶液的pH值,阻止铜的水解反应。早在1915年就出现了氨浸法提铜的专利,20年代开始工业应用。
   
孔雀石和蓝铜等碱式碳酸盐矿物中的铜通过生成配合物易于溶解于氨性溶液:

          CuC03·Cu
OH26NH40H+(NH42C03 ==== 2CuNH34C038H20

   
可以看出,浸取中要保证足够的氨浓度,以生成稳定的铜氨配合物。温度虽然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但使氨的分压增高,损失增加,因此,以选取适中的温度为宜。硅孔雀石也能在氨-铵盐溶液中浸出。早期都用大桶渗滤的方法浸取这些矿物,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

   
使用氨浸处理含碱性脉石的矿石可减少采用酸浸所额外消耗的酸。不过,如果矿物中含有蒙脱石等间层硅酸盐组成的矿物,其中的钠离子能与铜离子交换,吸附铜,造成损失。
   
我国东川汤丹是大型氧化铜矿床,金属总储量有100t铜矿物主要是孔雀石(55%)、斑铜矿(20%)和硅孔雀石(11%),黄铜矿5%,辉铜矿4%。铜矿物大部分呈极细颗粒嵌布在脉石之中,因此选矿回收率仅为70%左右。试验表明氨浸效果良好,选矿加尾矿氨浸,铜总回收率可接近90%以上。采用氨和碳酸铵浓度分别为2mol/L的溶液进行浸取,温度对浸取的影响最显著,110℃以上浸取率才能达到90%以上。空气分压也有较大影响,120℃下浸取3h,分压从0.3MPa增高到1.2MPa,浸取率从80%提高到90%。浸出液蒸氨后,铜生成氧化铜析出,需精炼才能得合格产品。含氨残液加石灰乳苛化,得含铜硫酸钙。进行过日处理l00t矿石原矿氨浸半工业试验,流程见下图的半工业试验,采用多层空气提升高压釜浸取,效果良好[1]
 
关键词: 氧化铜矿的氨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